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良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CN201620109415.7

申请人:昆山誉球模塑有限公司

  • 公开号:CN205417121U
  • 申请日期:20160203
  • 公开日期:20160803
专利名称: 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良结构
专利名称(英文):
专利号: CN201620109415.7 申请时间: 20160203
公开号: CN205417121U 公开时间: 20160803
申请人: 昆山誉球模塑有限公司
申请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周市镇青阳北路88号
发明人: 柴定芳
分类号: B60J7/00 主分类号: B60J7/00
代理机构: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代理人: 盛建德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良结构,其在布帘沿主延伸方向的两侧设有加强带,加强带卡设于导轨内并能够随布帘的收卷和拉开在导轨内滑动,加强带上与导轨的接触处设有一耐磨层,该耐磨层为包覆于加强带上的高分子聚合物固化膜层,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小拉动布帘时其与导轨直接的摩擦力,降低噪音、保护导轨、降低帘闸占用空间,且制备工艺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单易操作,材料成本降低,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摘要(英文):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一种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良结构,包括布帘(1)和导轨(2),所述布帘沿主延伸方向的两侧设有加强带(3),所述加强带卡设于导轨内并能够随布帘的收卷和拉开在导轨内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带(3)上与导轨的接触处设有一耐磨层(4),该耐磨层为包覆于加强带上的高分子聚合物固化膜层。

1.一种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良结构,包括布帘 (1)和导轨(2),所述布帘沿主延伸方向的两侧设有加强带 (3),所述加强带卡设于导轨内并能够随布帘的收卷和拉开在 导轨内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带(3)上与导轨的接触 处设有一耐磨层(4),该耐磨层为包覆于加强带上的高分子聚 合物固化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带(3)为固设于布帘沿主延 伸方向两侧且具有收卷性能的硬质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4)为涂覆于硬质片材上 与导轨接触处的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4)为覆于硬质片材上与 导轨接触处的热塑性高分子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高分子薄膜以淋膜或贴覆的 方式覆于硬质片材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带(3)由布帘沿主延伸方向 的两侧布料及涂覆于该两侧布料上的耐磨层(4)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4)为涂层压制于布帘沿 主延伸方向两侧布料上所形成的硬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4)为具有弧度的片状结 构。

PDF文件加载中,请耐心等待!
一种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良结构,包括布帘(1)和导轨(2),所述布帘沿主延伸方向的两侧设有加强带(3),所述加强带卡设于导轨内并能够随布帘的收卷和拉开在导轨内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带(3)上与导轨的接触处设有一耐磨层(4),该耐磨层为包覆于加强带上的高分子聚合物固化膜层。
原文:

1.一种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良结构,包括布帘 (1)和导轨(2),所述布帘沿主延伸方向的两侧设有加强带 (3),所述加强带卡设于导轨内并能够随布帘的收卷和拉开在 导轨内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带(3)上与导轨的接触 处设有一耐磨层(4),该耐磨层为包覆于加强带上的高分子聚 合物固化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带(3)为固设于布帘沿主延 伸方向两侧且具有收卷性能的硬质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4)为涂覆于硬质片材上 与导轨接触处的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4)为覆于硬质片材上与 导轨接触处的热塑性高分子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高分子薄膜以淋膜或贴覆的 方式覆于硬质片材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带(3)由布帘沿主延伸方向 的两侧布料及涂覆于该两侧布料上的耐磨层(4)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4)为涂层压制于布帘沿 主延伸方向两侧布料上所形成的硬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 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4)为具有弧度的片状结 构。

翻译:
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尤其涉及 一种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良结构,属于汽车内饰件领 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 代步的工具。汽车天窗上均会设置遮阳卷帘,在不需要开启天 窗或太阳直晒的情况下,可以将遮阳卷帘展开避免阳关对车内 暴晒;当需要开启天窗或者透过天窗看车外时需要将遮阳卷帘 卷起露出天窗。遮阳卷帘通常包括长筒型帘闸、卷帘布和收卷 装置,卷帘布的一端卷绕在收卷装置上,卷帘布的另一端由牵 拉装置通过电机驱动或通过手动拉动,则卷帘布被抽出或重新 卷绕。为方便卷帘布在与帘闸相连的轨道内滑动,通常将卷帘 布沿主延伸方向的两侧设置成加强带。目前现有技术中该加强 带一般包括一设置在卷帘布上的加强条,加强条通常为具有一 定刚性的硬质片材,通常采用钢片、硬质塑料片等,多采用具 有弹性收卷功能的钢片,然后利用与卷帘布衔接在一起的衔接 面料来实现加强条和卷帘布之间的衔接。由于所采用的片材质 地过硬,其与轨道进行接触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拉动卷帘 布时有较大的阻力并会发出噪声,此外硬质片材与轨道接触的 地方经过长时间的摩擦后,轨道会受到磨损产生碎屑,同样增 大了卷帘布拉动时的阻力。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经采用的 方案是采用衔接面料或者将卷帘布端部翻过来包覆于硬质片 材上,但由于衔接面料和卷帘布所采用的材料需要保持一定的 强度,因此这样的结构当卷帘布成收卷状态时直径非常大,相 应的会增大帘闸占用的空间;且为实现该结构和该结构所需要 的强度,工艺制备时需要现在卷帘布上固定衔接面料,再在衔 接面料上固定硬质片材,然后在硬质片材上包覆布料,工艺复 杂且所使用的材料较多,大大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良结构,经改良后的汽车天 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结构简单、制备工艺简洁、使用耗材少,且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良结构,包括布帘和导 轨,所述布帘沿主延伸方向的两侧设有加强带,所述加强带卡 设于导轨内并能够随布帘的收卷和拉开在导轨内滑动,所述加 强带上与导轨的接触处设有一耐磨层,该耐磨层为包覆于加强 带上的高分子聚合物固化膜层。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加强带为固设于布帘沿主延伸方向两侧且具有收卷 性能的硬质片材。

所述耐磨层为涂覆于硬质片材上与导轨接触处的涂层。

所述耐磨层为覆于硬质片材上与导轨接触处的热塑性高 分子薄膜。

所述热塑性高分子薄膜以淋膜或贴覆的方式覆于硬质片 材上。

所述加强带由布帘沿主延伸方向的两侧布料及涂覆于该 两侧布料上的耐磨层组成。

所述耐磨层为涂层压制于布帘沿主延伸方向两侧布料上 所形成的硬片。

所述耐磨层为具有弧度的片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良结 构可以减小拉动布帘时其与导轨直接的摩擦力,降低噪音、保 护导轨、降低帘闸占用空间,且制备工艺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 简单易操作,材料成本降低,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四;

其中:

1-布帘;2-导轨;

3-加强带;4-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 说明。

一种汽车天窗用遮阳卷帘装置的改良结构,包括布帘1 和导轨2,所述布帘沿主延伸方向的两侧设有加强带3,所述 加强带卡设于导轨内并能够随布帘的收卷和拉开在导轨内滑 动,加强带3上与导轨的接触处设有一耐磨层4,该耐磨层为 包覆于加强带上的高分子聚合物膜层。

参见图1至图3,加强带3可以设置为固设于布帘沿主延 伸方向两侧且具有收卷性能的硬质片材,该硬质片材一般可选 用硬质塑料片或者金属片等本领域中常用的硬质片材,本具体 实施例中左右选择具有收卷性能的钢片。耐磨层4为涂覆于硬 质片材上与导轨接触处的涂层,该涂层可以是常见的热固化油 墨、光固化油墨、常见的具有一定耐磨保护功能的固化胶和涂 料等;该耐磨层4还可以为覆于硬质片材上与导轨接触处的热 塑性高分子薄膜,热塑性高分子薄膜以淋膜或贴覆的方式覆于 硬质片材上。

参见图4,加强带3还可以设置为由布帘沿主延伸方向的 两侧布料及涂覆于该两侧布料上的耐磨层4组成。具体为将涂 层直接印刷或涂布于布帘沿主延伸方向的两侧布料上,然后通 过热压固化、光固化、等常见方式使该涂层进行固化,则固化 后的涂层和涂层下的布料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厚度与硬度的硬 片,该硬片同时具有加强带和耐磨层的功能。当采用热压固化 方式时,该硬片可以直接成形为平板状片状结构,也可以采用 合适的模具直接成形为具有一定弧度的片状结构。本具体实施 例中采用直接成形为具有一定弧度的片状结构,这样可以减少 加强带与导轨之间的接触面积。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小拉动布帘时其 与导轨直接的摩擦力,降低噪音、保护导轨、降低帘闸占用空 间,且制备工艺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单易操作,材料成本降 低,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 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作出若干改进和 变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收缩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028863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