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收录【发明专利】 174582
  • 系统收录【实用新型专利】 229518
  • 系统收录【外观设计专利】 72348
  • 1

    [发明专利]CN201610110210.5-一种机械真空泵

    申请人:芜湖环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申请时间:20160229
    发明人:张天松; 胡仁农
    主分类号:F04C25/02    分类号:F04C25/02; F04C18/344; F04C29/04; F04C29/12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械真空泵,包括泵体、定子、转子和冷却套筒,所述泵体、定子和转子依次从外至内设置,所述泵体内设置有机油,所述定子外侧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定子通过圆柱销与泵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内设置有翼片,所述翼片与转子滑动连接,所述翼片中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冷却套筒设在定子内,所述冷去套筒一侧安装有螺塞,所述螺塞与冷却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定子上端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孔,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滤气网,所述排气孔上端安装有排气阀门,所述泵体上设置有排气法兰,所述排气法兰内设置有滤油器,所述转子一侧设置有油管,该机械真空泵密封效果好,抽真空效率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冷却效果好。
  • 1

    [发明专利]CN201610112950.2-一种汽车用机油滤清器

    申请人:芜湖澳奔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时间:20160229
    发明人:林振杰
    主分类号:F01M11/03    分类号:F01M11/0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机油滤清器,包括壳体、滤芯、集尘盘和旁通阀,滤芯安装在壳体内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第一腔体由壳体顶板和滤芯围成,第二腔体由滤芯、壳体顶板、壳体侧板和安装在壳体底部的集尘盘围成。壳体上安装有进油管、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管,进油管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出油管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出油管与第二腔体连通。集尘盘包括挡板、支杆和集尘盒。集尘盒安装在壳体的底部,集尘盒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滑落板,滑落板上具有集尘口。支杆的第一端安装在滑落板上,第二端安装在挡板上。本发明能够对机油中混入的金属屑进行清除,减小滤芯的过滤压力,提高机油流量。
  • 1

    [发明专利]CN201610113267.0-一种涡流式高效机油滤清器

    申请人:芜湖澳奔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时间:20160229
    发明人:林振杰
    主分类号:F01M11/03    分类号:F01M11/0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流式高效机油滤清器,包括第一壳体、滤芯、旁通阀、涡流器、集尘盒、进油管、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管。滤芯为两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其安装在第一壳体内,并与第一壳体内表面一同围成过滤腔;第一壳体的第一端安装在涡流器上。集尘盒为环形,其安装在涡流器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且集尘盒的中心线与涡流器的中心线重合。涡流器包括第二壳体、转轴和叶片,转轴贯穿且可转动安装在涡流器的底板上,多个叶片安装在转轴位于涡流器内的一端上。进油管与涡流器连通。第一出油管穿过第一壳体和滤芯与第一壳体内的空腔连通,第二出油管穿过第一壳体与过滤腔连通。本发明能够通过涡流使机油中的杂质分层,提高滤芯的过滤效果。
  • 1

    [发明专利]CN201610113297.1-一种机械式涡流机油滤清器

    申请人:芜湖澳奔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时间:20160229
    发明人:林振杰
    主分类号:F01M11/03    分类号:F01M11/0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式涡流机油滤清器,包括壳体、底座、滤芯、进油管、第一出油管、第二出油管和旁通阀。底座包括集尘器、涡流器和转轴,集尘器安装在涡流器的顶板上,壳体安装在集尘器远离涡流器的一端,转轴贯穿集尘器的底板和涡流器的顶板上,转轴的第一端安装有第一叶片,其第二端安装有第二叶片。涡流器的外周上设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壳体安装在底座上,滤芯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开口筒状结构,其具有开口的一端安装在壳体顶板上,进油管安装在涡流器的进油口处,连接管的第一端安装在涡流器的第一出油口处,连接管的第二端与集尘器连通。本发明能够对机油进行高效过滤,减小滤芯的过滤压力,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
  • 1

    [发明专利]CN201610113269.X-一种涡流式机油滤清器

    申请人:芜湖澳奔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时间:20160229
    发明人:林振杰
    主分类号:F01M11/02    分类号:F01M11/02; F01M11/0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流式机油滤清器,包括滤清器壳体、滤芯、集尘器、旁通阀、进油管、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管。滤芯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筒状,其具有开口的一端安装在滤清器壳体的顶板上,滤芯将滤清器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进油管一端穿过滤清器顶板伸入到第二空腔内,该端具有弧形结构且该端的出口方向沿滤清器壳体的圆周方向。第一出油管与第一空腔连通,第二出油管与第二空腔连通。集尘器包括集尘盒、挡尘板、支杆,集尘盒的一端设有集尘口,滤清器壳体远离顶板的一端安装在集尘口处,集尘盒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杆,挡尘板安装在支杆上,集尘盒的内部空间通过该缝隙与第二空腔连通。本发明能够小滤芯过滤压力提高其寿命。
  • 1

    [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148239.8-一种改善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热管理性能的隔热结构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时间:20160226
    发明人:夏春波; 李义林; 王丽华; 张馥丽; 冯燕燕
    主分类号:F01M11/03    分类号:F01M11/03; F01N3/2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热管理性能的隔热结构,包括三元催化器本体及机油滤清器,所述三元催化器本体的两端分别衔接有三元催化器进气段和三元催化器排气段,所述机油滤清器靠近三元催化器排气段;所述三元催化器排气段朝向机油滤清器的一侧设有机油滤清器隔热罩。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断三元催化器排气段与机油滤清器之间的热量传递,增加机油密封圈的寿命;结构简单,成本低。
  • 1

    [发明专利]CN201610097665.8-一种不影响汽车原车功能的手机掌控产品

    申请人:东莞市博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时间:20160223
    发明人:梁宁
    主分类号:H04L29/08    分类号:H04L29/08; B60H1/00; B60R25/20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掌控产品主机自带汽车中控电脑系统,将汽车中控电脑的功能设计到手机掌控产品主机中,即将汽车本身的符合通用标准的车载软件移植到手机之中,通过控制车辆BCM模块实现控制汽车的各项功能,兼容市面上所有的汽车,无需破解汽车中控电脑就能实现安装使用,手机掌控产品损坏不会影响原车的使用。手机掌控产品主机具有控制汽车开、关车门,汽车定位、汽车防盗、汽车锁定引擎、远程启动、感应开关车门、车内PM2.5探测功能、车内车外温度探测功能、车内甲醛探测功能、自动净化车内空气的功能,还可以根据需要和权限增加对汽车其他部件的控制,例如空调系统、音乐播放系统、行车记录仪、发动机系统、机油系统、电力系统等系统控制芯片/电路进行连接,获取上述部件/系统的性能参数进行控制。
  • 1

    [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133876.8-一种发动机机油口盖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时间:20160223
    发明人:朱军臣; 何海珠; 苏继才; 吴国勇; 代光亮
    主分类号:F01M11/04    分类号:F01M11/0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口盖,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密封圈,其特征是:上盖体整体呈“十”字形,中部为一圆盘,在靠近圆盘下面边缘的部位设有多个沿圆周间断分布的弧形凸块,每个弧形凸块的内侧面都设有相同的卡槽,在靠近圆盘下面的中心部位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棘轮齿条;下盖体整体呈“T”形,上部为一圆环,中心部位设有“U”形空腔;在下盖体上部的圆环外棱面设有凸起,该凸起与上盖体上的多个卡槽配合,能够在上、下两个方向对上盖体和下盖体进行约束;在下盖体的“U”形空腔的里面下部设有棘轮齿圈,该棘轮齿圈与上盖体上的多个棘轮齿条啮合。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装配扭矩过小而导致的因密封不严而漏油的现象,也能够避免机油口盖因装配扭矩过大导致的拆卸困难,降低因装配卡死而导致的盖体破裂风险。
  • 1

    [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134118.8-一种发动机机油滤清器座

    申请人: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申请时间:20160222
    发明人:吴建中; 管正楠; 夏胜初; 朱琛琦; 李红霆
    主分类号:F01M11/03    分类号:F01M11/03; F01P11/0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滤清器座,包括机油滤清器座本体,所述机油滤清器座本体上设有用于与缸体相配合的缸体配合面,所述机油滤清器座本体上设有用于与机油冷却器相配合的机油冷却器配合面,机油滤清器座本体上对应机油冷却器配合面设有用于与机油滤清器连接管相配合的连接孔。该发动机机油滤清器座去掉了机油滤清器连接处,用于固定机油冷却器,增加机油滤清器连接管;另外结合发动机缸体的实际尺寸更改了机油滤清器座与缸体的结合处,装配简便,改进后的机油滤清器座,结构更加稳定。
  • 1

    [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132801.8-一种逆流式冷凝器

    申请人:文磊    申请时间:20160222
    发明人:文磊
    主分类号:F25B39/04    分类号:F25B39/04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冷凝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逆流式冷凝器,包括左右集流管,两者之间通过微孔扁管连通,左右集流管内靠近顶部位置均设有隔板,其中左集流管在其隔板上方位置连通有冷凝器出口,在其隔板下方位置连通有冷凝器进口,所述逆流式冷凝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右集流管一侧的干燥瓶,所述干燥瓶内置有导管,所述右集流管在其隔板上方位置与所述导管顶部连通,所述右集流管的底部与所述干燥瓶底部连通,所述干燥瓶底部还安装有用于过滤制冷剂的过滤组件,所述导管底部靠近所述过滤组件顶端。本冷凝器可以避免底部积油的情况,提高制冷剂循环中压缩机油的循环率,可减少压缩机的出厂注油量。另外,干燥瓶内置导管,可以减少独立导管工艺;干燥瓶与右集流管仅两点焊接,提高了焊接合格率。
专利名称:
专利号: 评价 得分
申请日: 综合价值
公开号: 法律价值
公开日: 技术价值
主分类号: 经济价值
申请人:
发明人:
摘要:
收缩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02886312233